光谱仪厂家 电火花直读光谱仪怎么维护
  • 光谱仪厂家 电火花直读光谱仪怎么维护
  • 光谱仪厂家 电火花直读光谱仪怎么维护
  • 光谱仪厂家 电火花直读光谱仪怎么维护

产品描述

光学系统巴邢 - 龙格系统 焦距750mm 谱线范围120~800nm 分辨率优于 0.01nm 电源要求220V 单相 16A 2.5KVA 外形尺寸1452mm×1367mm×860mm 重量约 60Kg
目前直读光谱仪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关于铝及铝合金的分析中使用光电直读光谱仪,使用直读光谱仪分析铝及铝合金得到准确的结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做好标准化工作。为了调节因电子元件、光源、分光系统等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工作曲线的漂移,分析试样前应对工作曲线做好标准化。
       二、合理使用标样或控样。为了解决因进口的标准化样品与本厂试样结构状态等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及*三元素的影响,应采用与待测试样成分相近、组织结构相同的标样或控样来校正。
       三、分析标样或控样与分析试样时的条件必须一致,方能保证试样分析数据准确可靠。这些条件包括:分析面的平整度、光洁度,氩气的流量和纯度,温度湿度,分析间隙和火花台状况等。
       四、仪器维护非常重要,特别是日常维护内容必须及时完成,这是保证仪器良好运行的前提。平时工作时要留心观察,当听到声音不正常或看到不正常现象,或闻到不正常的气味时,要立即停止分析,及时检查、判断、处理,仪器正常后方可进行分析工作,切不可让仪器带病工作。
电火花直读光谱仪怎么维护
吹氩的主要作用是试样激发时赶走火花室内的空气,减小空气对紫外光区谱线的吸收。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在远紫外区具有强烈的吸收带,对分析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且不利于激发稳定,形成或加强扩散放电,激发时产生白点。另外,样品中的合金元素在高温情况下可能会与空气中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分子化合物,从而会有分析光谱对我们所需的原子光谱造成干扰。因此必须要求氩气的纯度达到99.999% 以上。另外,氩气的压力和流量也对分析质量有一定影响,它决定氩气对放电表面的冲击能力,这种激发能力必须适当,过低,不足以将试样激发过程中产生的氧气和它形成的氧化物冲掉,这些氧化物凝集在电极表面上,从而抑制试样的继续激发;氩气流量过大,一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二是对光谱仪也有一定的损伤。因此氩气压力和流量必须适当。据实践,氩气的压力和流量,应根据不同材质进行调节,对中低合金钢的分析,输入光谱仪的氩气压力应达到0.5—1.5MPa,动态氩的流量为12~ 20个读数,静态氩的流量为3~5个读数。
电火花直读光谱仪怎么维护
Labspark 750T 精密直读火花光谱仪技术参数
Labspark 750T 技术优势
激发能量、频率连续可调全数字固态光源,适应各种不同材料。 
特的恒温式火花台设计,环状氩气流方式,保证连续激发状态下仪器的稳定性,避免使用水冷带来的不利影响。 
安全防护设备阻止不安全激发。 
铜基座火花台,火花台易于拆卸,便于清洁。 
带有特配件,易于多种形状的分析对象(饼状、棒状、线状)。 
一体式透镜隔离阀,可防止因日常维护导致的光室污染影响强度下降,透镜易于更换。 
放电室设计特,保证放电在条件下进行。 
激发电极为钨电极。 
帕邢 - 龙格架发,高发光全息光栅。 
光栅焦距 750mm,刻线为 2400 条 /mm, 
谱线范围:120-800nm。 
色散率:一级色散率:0.55nm/mm, 二级色散率:0.275nm/mm。 
分辨率:优于 0.01nm。 
整体出射狭缝调试方便、快捷、便于用户增加更改通道,节约成本。 
光栅、光电倍增管等核心部件全部进口。 
真空度由真空泵和真空控制设备控制。 
铸铁光室,热膨胀系数低,保证真空度的要求。
采用纳克公司的金属原位分析仪的核心关键技术 -- 单次放电采集解析技术(Single Discharge Analysis,SDA)。 
世界**的多通道同步描迹提高仪器稳定性。 
延时积分技术,国内空白、,不同的通道采用不同的积分起始时间。 
内部恒温系统,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恒温条件,大大减少了外部环境变化对仪器的影响(控制精度 ±0.1℃) 
连续可调光源,对不同的材质可以匹配不同的光源实现的分析结果。 
模块化的电路设计,维修方便快捷,为远程诊断做好了准备。 
软件可调立高精度负高压模块,负高压精度< 0.05%。 
负高压可由分析程序控制,调高分析程序的分析精度,扩展元素的分析范围。 
实时各通道负高压、 光室温度、火花台温度、真空度等重要参数,确保仪器长时间稳定运行。
各光电倍增管负高压立 供电,消除相互干扰,运行更可靠。 
根据分析需要,可程序调整,拓宽反分析范围。
包括不同基体不同曲线的计算,全中文分析软件,方便用户操作,*三元素干扰校正,提高分析准确度。
电火花直读光谱仪怎么维护
光谱起源于17世纪,1666年物理学家牛顿次进行了光的色散实验。他在暗室中引入一束太阳光,让它通过棱镜,在棱镜后面的自屏上,看到了红、橙、黄、绿、兰、靛、紫七种颜色的光分散在不同位置上——即形成一道彩虹。这种现象叫作光谱.这个实验就是光谱的起源,自牛顿以后,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探索与研究,1859年克希霍夫和本生为了研究金属的光谱自己设计和制造了一种完善的分光装置,这个装置就是世界上台实用的光谱仪器,研究火焰、电火花中各种金属的谱线,从而建立了光谱分析的初步基础。直至1882年,罗兰发明了凹面光栅,即是把划痕直接刻在凹球面上。凹面光栅实际上是光学仪器成象系统元件的合为一体的元件,它解决了当时棱镜光谱仪所遇到的不可克服的困难。凹面光栅的问世不仅简化了光谱仪器的结构,而且还提高了它的性能。
1928年以后,由于光谱分析成了工业的分析方法,光谱仪器得到*的发展,一方面改善激发光源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提高光谱仪器本身性能。
    早的光源是火焰激发光谱;后来又发展应用简单的电弧和电火花为激发光源,在上世纪的三十、四十年代改进采用控制的电弧和电火花为激发光源,提高了光谱分析的稳定性。工业生产的发晨,光谱学的进步,促使光学仪器进一步得到改善,而后者又反作用于前者,促进了光谱学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发展。
    六十年代光电直读光谱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始*发展。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小型化及微处理机的出现和普及,成本降低等原因、于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光谱仪器几乎100%地采用计算机控制,这不仅提高了分析精度和速度,而且对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
    解放后,我国的光谱仪器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得到飞跃的发展,且具有一定的规模,与技术竞争中求生存,社会商品竞赛中得到发展。
    1958年开始试制光谱仪器,生产了我国台中型石英摄谱仪,大型摄谱仪,单色仪等。中科院光机所开始研究刻制光栅,59年上海光学仪器厂,63年北京光学仪器厂开始研究刻制光栅,63年研制光刻成功。1966—1968年北京光学仪器厂和上海光学仪器厂先后研制成功中型平面光栅摄谱仪和一米平面光栅摄谱仪及光电直读头。1971—1972年由北京*二光学仪器厂研究成功国内台WZG—200平面光栅光量计,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光电直读光谱仪的历史。
http://xjr003.cn.b2b168.com

产品推荐